首页 资讯 原创 健康备孕,从齿开始

原创 健康备孕,从齿开始

来源:幼儿乐育儿资讯网 时间:2025年07月01日 09:13

怀孕12周的芸,被迫选择引产。怎么回事?原来她怀孕两个月后出现剧烈牙痛,为怕影响胎儿不肯去医院看牙,自己买来消炎止痛药吃后效果不大,吃不香、睡不好,导致重感冒。家人都认为胎儿受到影响,她忍痛选择引产。

如果她孕前来做口腔检查,进行必要的牙病治疗,或者在牙痛伊始及早诊治,可能就不会发生这样的悲剧。那么,准妈妈口腔保健有哪些要点呢?

怀孕未开始,先来看牙齿

《指南》:女性在计划怀孕时就应主动接受口腔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口腔内的疾病或隐患,避免在怀孕期间可能发生的口腔急症,而带来的治疗不便和风险。

口腔医生不但可为准妈妈治疗已有的牙病,让她们在怀孕期间安枕无忧,还可以为她们提供有关怀孕期的口腔护理常识。那么,怀孕前口腔准备有哪些呢?

洗牙:清除口内软垢、牙石,减少口内细菌数量。

补牙:充填口内龋齿,必要时进行牙髓治疗,预防牙齿疾病发展。

拔牙:拔除口内没有保留价值的牙齿,如烂牙、长歪的智齿,避免形成病灶。

镶牙:修复口内缺损牙列,保证营养物质的正常吸收。

世界卫生组织的口腔健康标准是:牙齿清洁,无龋洞,无疼痛感,牙齿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因此,准妈妈孕前至少要把烂牙补了,缺牙镶了,阻生智齿拔了,牙周问题解决了,才开始考虑怀孕。

孕妇牙周病,可能致早产

小娴已经怀孕8个月,读完牙医朋友推荐的《指南》后,有句话让她大吃一惊:有比较充分的证据表明,孕妇患有牙周病可能会导致婴儿早产或出生时低体重。

她赶紧到医院请医生帮忙:“我的牙齿以前没什么问题,就是偶尔工作忙少刷牙时牙龈会出血,认真刷牙时情况会好些,所以我没当回事。可怀孕后刷牙时我发现门牙上有血迹,咽下的唾液也带有血腥味。以前我真不知还有牙周炎这回事,更不知道它会引发早产!”

这是否耸人听闻呢?牙周组织包括牙龈、牙周膜、牙槽骨和牙骨质,牙周病是指发生在牙齿周围支持组织的各种疾病,主要包括牙龈病和牙周炎两大类。牙周炎患者的牙槽骨被炎症激活的破骨细胞吸收后,牙龈与牙根之间形成空隙,叫做“牙周袋”。严重牙周炎患者的牙周袋面积总和,相当于人的手掌那么大,里面蓄积着大量有害细菌。这样一个感染灶,如果在身体其他部位肯定很受重视,可是它分布在小小的口腔里,反而不被重视,实际上它对胎儿有严重的危害。

在妊娠过程中,羊水中的前列腺素水平急剧增高,达到一定水平时即引发分娩过程。患有严重牙周炎的孕妇,病菌及其产生的某些致害物质,可以通过咀嚼或刷牙等方式进入血液,促使人体释放诱发子宫收缩的物质,如前列腺素,尤其是在怀孕第9个月时明显增高,可以引发孕妇早产。小娴经检查后,发现是轻度牙周炎,医生给她洗了牙,稍微控制炎症,等她生完孩子后再做进一步治疗。

对于年轻女性,怀孕前牙周病的症状一般不会很严重,经过正规的系统治疗,一般就能把炎症控制好,可以考虑怀孕。

怀孕头三月,只限看急症

《指南》:怀孕1~3个月,口腔治疗一般仅限于处理急症,要避免X线照射。

谢女士正在生长的一颗智齿经常发炎,虽然时而疼痛,但忍忍就过去了,所以她一拖再拖没去治疗。怀孕两个月后,智齿的疼痛程度却愈演愈烈,让她寝食难安,于是她把心一横决定拔掉。医生告诉她:她的智齿拔除手术很复杂,如果在孕期拔牙存在很多风险,要等到产后才能进行。为了减缓痛苦,医生给她做了局部冲洗、消炎,嘱咐她保持口腔卫生,定期复查。

怀孕会引起生理上的一连串变化,口腔也会因为内分泌及生活、饮食习惯的改变,发生许多病变。在怀孕头三个月,正是胎儿手脚、脑脊髓神经系统、牙齿等重要器官生长和发育的关键时期,此时稍有疏忽都会造成孕妇自然流产,也有可能形成畸形儿。因此这段时间应尽量少使用药物,避免X光照射。如果接受时间长、创伤大的口腔手术,易致流产。

准妈妈治牙,孕中期最佳

《指南》:怀孕4~6个月是孕期治疗口腔疾病的最佳时期,但也应注意在保护措施下使用X线。

在此期间,胎儿各方面已较稳定、体积亦较小,准妈妈的孕吐情况通常已减轻。不过,准妈妈应向医生说明已经怀孕,以便在治疗时作适当安排。如有需要,牙科医生会以X光来辅助诊断牙病。对此,准妈妈大可放心,因为诊断牙病所需的X光强度一般很低。而且,牙科医生会为准妈妈作好预防措施,比如拍片之前穿上防护铅衣,确保胎儿安全。

妊娠期牙龈炎,防治必须严

《指南》:怀孕时,孕妇体内孕激素水平升高,雌激素水平下降,内分泌发生改变,会使牙龈的易感性增强,容易发生妊娠期牙龈炎,表现为牙龈充血、肿胀等。

最近,有一位孕6月的孕妇因口腔出血不止,匆匆来到医院。医生检查发现她的下颌左侧唇、舌侧牙龈红肿,像个瘤子一样突起,已盖住三颗牙齿,血液不断渗出。

女性在怀孕后,由于内分泌改变,加之口腔卫生不佳,牙菌斑、牙结石的刺激,会使牙龈中血管增生,血管的通透性增强,容易诱发牙龈炎,被称为“妊娠期牙龈炎”。在孕前就患有牙龈炎或牙周炎的女性,怀孕后炎症会更加严重,牙龈出现增生、肿胀、出血明显,严重的还会增生成肿瘤状,称为“妊娠期牙龈瘤”,易出血,严重时妨碍进食。

一般认为,妊娠期牙龈瘤在分娩后随着激素水平的下降会退缩,只在必要时才考虑手术切除。但是这位孕妇的妊娠期牙龈瘤已经严重影响生活,在进行一般对症治疗后没有效果,只能进行手术切除。所幸的是,在口腔医生小心翼翼的操作下,牙龈瘤顺利被切除,也没有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

妊娠期牙龈炎是孕妇最常见的口腔疾病,并不是所有的孕妇都会有,口腔状况良好的孕妇没有局部刺激的存在,并不会引起牙龈炎。

这种病应该如何预防呢?首先要注意妊娠期的口腔卫生,坚持做到每餐饭后漱口、睡前刷牙,避免食物残渣在口内发酵产酸;要使用软毛刷,刷牙时不要过分用力;妊娠期恶心、呕吐的孕妇更应注意清除存留在口内的酸性物质,可常用2%小苏打水漱口,以抑制口腔细菌的生长繁殖,中和酸性物质,保持口内的碱性环境。妊娠期多吃一些含有丰富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特别是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菜和水果。

牙龈有急性炎症或症状明显的孕妇,应及时到医院治疗,不要随意服用消炎药,以免延误病情,乃至影响胎儿。

怀孕晚期,尽量少治牙

《指南》:怀孕7~9个月尽可能避免口腔治疗,急症需治疗时,选择不含肾上腺素等收缩血管的药物进行局部麻醉。

在怀孕末期,接近监盆前,如果接受时间长的手术,亦会有早产的可能。手术及局部麻醉本身可能对胎儿并无伤害,早产或流产可能与病人紧张情绪有更大的关系。但是,孕妇如有无法忍受的、持续的牙痛,还是应该及时接受手术。目前国内观念保守,在怀孕时,有些孕妇即使痛得几天睡不着觉,还是有所顾忌,不愿接受治疗。像这种病例,口腔医生经常也爱莫能助,眼看着孕妇忍痛到生产以后。在用药上,孕妇要谨遵医嘱,权衡使用。口腔疾病应该寻找病理源头,对症下药,不可随意服用止痛药。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怀孕是一段创造新生命的奇妙过程,不应该被小病小痛干扰,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准妈妈一定要懂得:别以为牙痛不是病,痛起来不仅是要自己的命啊!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推荐

好孕”从“齿”开始:备孕时别忘了做个口腔检查!
所有备孕女性都得重视!备孕先看牙,好孕从“齿”开始
原创 健康备孕,从齿开始
【务实】育龄妇女学校:健康备孕从体质辨识开始
不想医生告诉你噩耗,从备孕开始就一定要戒掉这些习惯
【籽多多】备孕期维生素补充指南:健康宝宝从“维”开始
《好孕,从卵子开始》精准提升卵子质量的科学备孕宝典--备孕书籍|免费PDF电子版
原创 科学备孕,从学会测排卵期开始,你做好准备了吗?
原创 女性科学备孕,从这样的生活习惯开始!
原创 别让宝宝输在起跑线上,从备孕开始,有4种行为要早早地做好准备

网址: 原创 健康备孕,从齿开始 https://www.youele.com/newsview17853.html

所属分类:健康饮食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