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海鸥塞进罐子 父母不该纵容“熊孩子”
近日,在云南昆明海埂大坝边,一起孩子抓海鸥事件,引发不少人的关注。
从相关视频中可以看到,一男子带着孩子在抓海鸥,抓到后将海鸥塞进罐子。另有一女子让孩子抓翅膀,游客制止后男孩才放了海鸥。对此,昆明滇池旅游度假区管委会工作人员接受采访时表示,海埂大坝以及海港公园里面都设置了友情提示,提醒游客不要抓鸥,还有一个专门的护鸥中队。
此事之所以引发热议,一方面是因为近来各地游客增多,伤害动物事件频频发生;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孩子身边成年人责任的缺失。
从前几日的袭击孔雀,到近日的抓海鸥事件,可以看到这些孩子身边的成年人要么选择隐身,要么承担了一个误导的角色。在面对孩子的错误行为时,成年人采取了视而不见的态度,甚至是帮助孩子“作恶”。
以男孩抓海鸥一事为例,孩子可能年龄尚小,不懂得海鸥只能用来观赏,并且需要善待。但陪伴孩子的成年人,却不可能不明白这个朴素的道理——遵守公序良俗,善待自然生物。
目前我们还不能确定孩子身边的大人就是他的父母,如果是,那孩子做出此种行为,就是家长的失职。常有人说,每个“熊孩子”的背后都站着一个“熊家长”。这样的说法很多时候并不是夸张,部分家长的一再纵容,对于尚未形成独立三观的儿童来说,就是恶意引导。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教更重于养。而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孩子三观的形成,日常行为的规范,更多则在于家长。在年龄尚幼的儿童面前,父母不单是一个家庭身份,更是孩子的引路人,是孩子成长过程的一面镜子。积极、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有赖于家长的正确引导。
以此观之,在一次次引发争议的“熊孩子”事件中,家长角色的缺失乃至错位,都应该引起警惕与重视。面对孩子的错误行为,家长不能一再无视。明事理,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以身作则,是每个成年人的必修课。
□宋述(媒体人)
相关推荐
抓海鸥塞进罐子 父母不该纵容“熊孩子”
帮孩子抓海鸥塞进瓶子 该让家长接受家庭教育指导吗
惩戒熊孩子 不能一“扔”了之
重庆小米熊儿童医院-小儿脑瘫的常见误区
原创 吃一口等于4口肥肉,很多家长纵容,医生:我家孩子从不吃!
让熊孩子学会洗手的小妙招
时评:父亲用电线抽孩子被刑拘 “棍棒教育”行不通了
幼儿园小班学习活动:三只熊搬家
原创 孩子小小年纪睡眠不足,身体会出现四个问题,家长上点心别再纵容
重庆小米熊医院-儿童经常尿床的原因
网址: 抓海鸥塞进罐子 父母不该纵容“熊孩子” https://www.youele.com/zhidaoview2259.html
推荐知识

- 1课标理念如何转化为教学行为 2398
- 2中国疾控中心主任:中国疫苗是 2131
- 3相约海口琅悦 开启度假疗养 2101
- 4治愈宝妈“假期焦虑”,鲜活冠 1936
- 5张杰元宵为女儿献唱《给女儿的 1913
- 6“儿童食品”无国家标准,多为 1877
- 7开启同样美好的未来,贝亲拥抱 1852
- 8胎盘是啥?吃胎盘真能大补? 1810
- 9高圆圆真的怀孕了?那么大龄怀 1805
- 10“啥是佩奇”火了,那问题来了 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