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发布劳动争议典型案例:陪产护理假是男职工的权利
男职工在妻子生育子女后依法享受护理假。4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六个劳动争议典型案例,表示将不断加强劳动争议案件审判指导,扎实有效推进劳动者权益保障工作。
澎湃新闻注意到,前述典型案例涉及休息休假、竞业限制、劳动合同等方面纠纷。其中一起案例显示,李某与某服饰公司劳动争议案中,李某陪妻子待产,要求用人单位支付护理假工资,人民法院依法予以支持。
2021年5月5日,李某至某服饰公司从事摄影工作。因妻子待产,李某于2021年7月2日起回家陪产未再出勤。李某之子于2021年7月3日出生。2021年7月20日,李某回到某服饰公司继续工作至2021年11月17日。2021年11月18日,李某至某服饰公司结算工资时发生冲突。李某向某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提出某服饰公司支付护理假工资等请求。某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终结案件审理。李某诉至人民法院。
审理法院认为,根据《江苏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符合本条例规定生育子女的夫妻,女方在享受国家规定产假的基础上,延长产假不少于三十天,男方享受护理假不少于十五天,假期视为出勤,在规定假期内照发工资。李某在护理假期间视为出勤,某服饰公司应当发放工资。审理法院支持李某要求某服饰公司支付十五天护理假工资等诉讼请求。
“陪产护理假是男职工在妻子生育期间享有的看护、照料妻子与子女的权利。”最高法在阐述典型意义时指出,本案中,人民法院判令用人单位支付男职工护理假期间的工资,有助于引导用人单位严格执行国家相关规定,发挥男性在生育中不可或缺的丈夫和父亲的角色作用,强化两性在生育事务中的平等合作,有利于下一代的健康成长、生育支持政策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及人口的高质量发展。
澎湃新闻观察到,面对劳动者日渐多元的司法需求,最高法加强审判指导,制发司法解释、司法建议书、规范性文件,发布典型案例,支持和规范新就业形态,加强超龄劳动者权益保障,巩固拓展根治欠薪成果,多措并举落实我国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障制度。
最高法强调,人民法院保障劳动者的工资收入等基本需求,并不断满足劳动者在确认劳动关系、平等就业、休息休假等方面的更高要求,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实现体面劳动;人民法院在劳动争议审判中不断完善裁判规则,明确在劳动者符合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情况下,用人单位负有强制缔约义务,劳动者具有单方选择权。
相关推荐
最高法发布劳动争议典型案例:陪产护理假是男职工的权利
男性陪产护理假维权成功的导向意义
对家暴零容忍 最高法发布反家暴典型案例
最高法发布案例:初中生反击15名霸凌者被认定正当防卫
非法接种HPV疫苗被罚 浙江发布消费维权典型案例
育儿假时常沦为“纸面假”?又有研究者呼吁出台强制性政策
中国最高法发布案件情况 侵害妇女儿童犯罪行为呈上升趋势
全国妇联发布第五届“依法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十大案例”
最高法发布意见:在离婚案件中提示关爱未成年子女
从“劳技”到“劳动”
网址: 最高法发布劳动争议典型案例:陪产护理假是男职工的权利 https://www.youele.com/newsview15169.html
推荐资讯

- 1《忘川序》更新时间什么时候 6805
- 2惊吓的几种解决方法--仙翠堂 5806
- 3给宝宝做手印脚印的祝福语 4939
- 4北京科兴和科兴中维新冠疫苗是 3932
- 5孕妇产后6个月是“减重黄金期 3685
- 6丽声北极星自然拼读绘本第一级 3574
- 7想做父母,怎样能更快速的怀孕 3542
- 8如何预防小儿意外伤害 3450
- 9宝宝化痰最快的方法,宝妈一定 3439
- 10一岁内婴儿的智力发展有八次飞 3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