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打了疫苗仍会感染百日咳?
“咳嗽要咳一百天?”“这不是小孩的病吗?”“百日咳听起来很可怕。”近日,百日咳相关话题频登热搜,不少网友在留言中充满担忧。百日咳如何确诊?有哪些典型症状?如何科学看待它的“卷土重来”?针对这些热点问题,新京报记者请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呼吸与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医师李侗曾、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新生儿科副主任医师王天成、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儿科主治医师丁明明为大家解答。
临床上如何诊断?
李侗曾:百日咳首选的确诊方式为核酸诊断,但目前大部分医院尚未开展此项检测。很多医院都是临床诊断,医生会根据临床症状,结合患者的血常规做诊断。患者的血常规比较有特点,表现为白细胞和淋巴细胞升高。如果要确定诊断,需要进行病原学检测,如果百日咳的核酸或者抗体阳性,才能确诊百日咳。
主要症状有哪些?
王天成:感染初期,百日咳可能表现为类似普通感冒的症状,如流鼻涕、发热、喉咙痛等,这些症状通常持续一至两周后才出现典型的咳嗽症状。典型的咳嗽症状表现为剧烈的咳嗽,有时可能连续咳嗽数分钟,咳嗽发作可能会导致呼吸困难、呕吐;百日咳的咳嗽通常被描述为带有“吸气性鸡鸣样”或“狗吠样”的声音,这是由于气管和支气管痉挛引起的;咳嗽发作可能会导致呼吸困难,尤其在婴儿和幼儿中更为严重;咳嗽通常在夜间更为频繁,可能会打扰睡眠。
一定咳嗽100天吗?
丁明明:百日咳只是一个概念,不是一定会咳嗽100天。该病的发作期平均时间在两个月甚至一百天左右,但也因人而异,有患者一个月就痊愈了。百日咳常需经历“卡他期-痉咳期-恢复期”三段时期方可缓解。卡他期表现为流涕、打喷嚏、阵发性咳嗽、发热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时间可持续1-2周;痉咳期表现为阵发性痉挛性咳嗽,伴咳嗽末吸气性吼声,反复多次,直至咳出黏痰,时间一般持续2-6周。恢复期是痉咳仍在持续,但逐渐趋于缓解,咳嗽强度减弱,发作次数减少,时间大概2-3周。
孩子出现严重并发症,家长该如何处理?
丁明明:孩子出现严重并发症,如婴儿重症表现为缺氧、抽搐、嗜睡、肺动脉高压、肺炎、呕吐等,家长应尽量保持冷静状态,如果家中有吸氧仪,应第一时间帮助孩子吸氧,同时拨打120。如果发生呕吐,应保持孩子侧头侧身,避免呕吐后再次发生误吸。
为什么接种了百白破疫苗仍然感染?
王天成:百白破疫苗并不能完全预防百日咳。百白破疫苗主要用于预防白喉、破伤风和百日咳,但其对百日咳的保护效果有限,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逐渐减弱。因此即使接种了疫苗,也不能百分之百地避免感染,但接种疫苗可以减轻病情和降低病死率。
为何会由低龄儿童向更大年龄儿童和成人变化?
李侗曾:目前百日咳疫苗的保护期比较短,此前的全细胞疫苗保护期长,但副作用大,后来大部分国家换成了无细胞疫苗,安全性高、副作用少,但保护期短,一般三到五年后,疫苗的保护力就下降了。因此,青少年成了易感人群。此外,过去百日咳主要靠临床诊断,婴儿的咳嗽是典型的痉挛性咳嗽,容易进行临床诊断,而儿童和成年百日咳患者,很多人没有典型的痉挛性咳嗽,经常被漏诊。近年来,随着医生和公众对百日咳认识的增加,加之检测技术发展,核酸检测、抗体检测出现,因此大龄儿童和成人被诊断出的比例有所增加。
如何科学看待百日咳“卷土重来”?
李侗曾:百日咳感染率上升是全世界面临的普遍问题,人们应该思考怎样才能更好地预防疾病,研发出安全性高且效果好的疫苗。其实,百日咳的病死率很低,对婴儿的危害性最大,家人要提高预防意识,一旦有家人发生咳嗽,应该做好防护,与孩子保持距离。
新京报记者 张兆慧
校对 贾宁
原标题:为什么打了疫苗仍会感染百日咳?如何科学看待它的“卷土重来”?
相关推荐
为什么打了疫苗仍会感染百日咳?
自费疫苗应不应该打?打了疫苗就百毒不侵吗?
百日咳发病年龄高峰已转为成年人 婴幼儿仍是高风险人群
百日咳卷土重来?北京部分门诊自去年底患者增加
疫苗接种门诊探访:“备孕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打了戊肝疫苗”
原创 百日咳不是病咳起来很严重,如何预防与治疗?
菲律宾百日咳疫情已致54名儿童死亡
原创 三联、四联、五联疫苗分别预防哪些疾病?怎么选性价比更高?
我为群众办实事 | 3到17岁的新冠病毒疫苗加强针可以去打了么?
菲律宾百日咳疫情持续 已致63人死亡
网址: 为什么打了疫苗仍会感染百日咳? https://www.youele.com/zhidaoview2482.html
推荐知识

- 1课标理念如何转化为教学行为 2398
- 2中国疾控中心主任:中国疫苗是 2131
- 3相约海口琅悦 开启度假疗养 2101
- 4治愈宝妈“假期焦虑”,鲜活冠 1936
- 5张杰元宵为女儿献唱《给女儿的 1913
- 6“儿童食品”无国家标准,多为 1877
- 7开启同样美好的未来,贝亲拥抱 1852
- 8胎盘是啥?吃胎盘真能大补? 1810
- 9高圆圆真的怀孕了?那么大龄怀 1805
- 10“啥是佩奇”火了,那问题来了 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