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知识 2025儿童青少年积极教育大会在京举行

2025儿童青少年积极教育大会在京举行

来源:幼儿乐育儿资讯网 时间:2025年11月13日 11:42

2025年10月25日,由义格教育集团与北京幸福公益基金会联合主办的“2025首届儿童青少年积极教育大会”在北京赫德学校举办。大会以 “让每个生命蓬勃绽放” 为主题,汇聚彭凯平、梁宁、孙涛、Kate Barbat等多位海内外专家学者及教育实践者,围绕AI时代下教育的核心价值、青少年心理健康、幸福感培养等关键议题展开深度探讨。

AI时代的教育核心:从“学以致用”到“学以成人”

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积极心理学领军人彭凯平在主旨演讲中指出,人工智能时代,具备心理优势的人才能成为时代的主人。他强调,同理心、智慧心、自控心、幸福感、善良心、意义感,是人无法被AI取代的优势。

面对青少年中出现的“学习无动力、对真实世界无兴趣、社交无能力、生命无意义感”等“四无”现象,彭凯平提出“四个连接”的破解路径:与自然连接、与身体连接、与他人连接、与心灵连接。他进一步阐释了积极心理学HEAL模型与“福流”体验的重要性,指出“当孩子全神贯注投入热爱的事,物我两忘的状态能让学习与成长本身成为快乐之源”。

叩问“真需求”:幸福是成功的基石

高峰对话:“AI时代教育的“真需求”

在高峰对话环节,彭凯平、《真需求》作者梁宁、义格教育集团创始人孙涛共同探讨了AI时代教育的“真需求”。

梁宁从产品战略视角指出:“过去我们的教育在培养‘知识容器’,但今天最好的知识容器注定是AI。未来教育的目标要从学以致用变成‘学以成人’,让孩子获得蓬勃的生命力、好奇心、探索欲。”

孙涛结合自身办学与为父体验分享道:“教育不是让学生成为更好的自己,而是让学生更好地成为自己。”他特别强调,“很多时候,人不是因为成功才幸福,而是因为幸福才成功。”

谈及人的优势,梁宁认为:“AI的优势是算法,是永远知道参考答案;而人的优势是‘关心’,有发自内心的在乎。”彭凯平则指出,生命是要充满爱的,是有自由意志的,是有悟性和灵性的。孙涛补充,教育应构建安全、温暖的环境,“让孩子敢于表达情绪,敢于犯错,有更多体验的机会”,从而“接纳自己、爱自己、看见自己”。

积极教育实践:从理念到行动,贯穿校园生活

全球积极教育示范校Ravenswood School的积极教育负责人Kate Barbat分享了“积极教育可视化”实践。她强调:“积极教育是用工具、理念和行动武装我们的头脑,让我们能够有勇气和能力去面对世界上的诸多真实挑战。”

在国内,义格教育集团旗下赫德、赫贤学校已将积极教育融入日常。例如,宁波赫德学校的“粉红日”活动,以及贯穿全学科的“赫之光人生课”,都将社会情感学习的目标融入其中,最终指向孩子们的人生福祉。

调研揭示共识:渴望被看见,教育需更有“人味儿”

大会同期发布了《积极教育调研报告》。报告显示,绝大多数家长和教师对积极教育高度认同,其核心被普遍理解为 “不仅关注学业与优势,也帮助学生幸福生活、蓬勃发展” 。

调研也揭示了学生、家长和教师共同的渴望——被理解、被激励、被看见。报告指出,教育的出路不只是‘教得更多’,更是‘教得更有人味儿’,不只是让孩子通往世俗定义里的成功,更在于让每个孩子都能更好地成为自己。

构建积极生态圈:需要“举全村之力”

在题为“构建支持青少年蓬勃发展的积极生态圈”的圆桌论坛上,多位嘉宾指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协同努力。

家庭教育平台“少年大不同”创始人陈瑜指出:“孩子最核心的需求,是被父母当作独立个体、完整的人,而非吞吐考试答案的机器。”大儒心理高级合伙人牟惊雷则分析,“无休止的内卷、无孔不入的社会比较、技术对生活的过度渗透” 让许多孩子感到强烈“侵入感”。一出学社创始人任竹晞发现,许多孩子厌学的根源并非不想学习,而是‘不想成为我们这样的大人’。”

大会最终达成共识: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未来教育最根本的是让孩子坚守“人的本质”——有感受幸福的热情,有面对挫折的韧性,有理解他人的同理心,有建立关系的能力。 积极教育所培育的生命力,将成为孩子们穿越未来不确定性的最大底气。

相关推荐

体育总局科研所儿童青少年体适能教练培训班举行
为预防青少年抑郁症 建议加强青少年挫折型教育
北京:36个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挂牌 附全名单
儿童青少年防近视政策解读:关口前移 保障户外活动时间量
留守儿童失管?教育互助兜底
善用教育智能产品 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
备孕最佳时间表2025年生龙备孕指南
第三届中国母乳科学大会成功闭幕
第十三届中国儿童产业发展大会暨中国品牌授权年会召开
办好人人受益的教育民生实事

网址: 2025儿童青少年积极教育大会在京举行 http://www.youele.com/zhidaoview2678.html

所属分类:社会热点

推荐知识